My CS Master Application (in Chinese)

其实是申请"寄"总结, 寄穿了.

天天盯着别人怎么厉害, 那最终只会觉得除了去东南门卖卷馍以外啥也干不成.

本文介绍我的 cs master 申请总结. 我主申科研向 MSCS, 兼顾找工向 MSCS.

有时候没法去羡慕别人, 别人可能生下来就拿着大量资源, 或是有优渥的家庭, 或是有视野和平台, 或是有极高的智力, 或是有超乎常人的毅力, 或是全都有… 这些都不是我能掌控的了的, 我能做的只是发挥自己最大的主观能动性, 以及相信自己, 在自己的世界里过的开心, 有一点微小的进步, 也能给别人, 给社区带来一点微小的快乐和贡献, 就够了.

这篇文章挺好的, 可以看看.
这两篇文章对于 PhD 申请和科研向 MSCS 申请挺好的, 后悔没有早看到早准备. Summary of Grad App (tylergu.com) and jedyang97/awesome-cs-phd-application-advice: A curated list of awesome advice for computer science Ph.D. applicants. (github.com)

如果你认真读完以上内容, 我想你已经不需要读接下来的内容了.

关于我

C9, 大类, 自动化 (与 CS 和 AI 的关系很低), 主申 CS, 未来 NLP 科研向, 无 paper.

我来自 Automation@XJTU, 如果你想要学 CS 并且不幸被分到普通大类, 快逃...

如果是实验班, 或许还能有点资源, 其实今年我校还真有个大佬. 不过再大佬, 天花板也就是 CS PhD@UW, 还是没能四大…

总之普通人普通班就是别来 (想学纯 CS).

但是高考不可控, 总有人不得不来 (比如我), 来就来吧, 也是有机会的, 不过很痛苦就是了.

硬实力:

图 8

软实力:

三段 NLP 相关科研, 两段校内一段 PSU remote 暑研, 均无产出. 三封强推 (两封校内一封暑研老板). 无实习.

就这个实力敢申 MSCS 而且是 top 30 的, 我觉得自己也挺有勇气挺莽的, 不过现在看来多亏自己坚持一定要 CS, 绝不向 ECE, CE 和 EE 将就, 才有机会继续尝试追逐自己喜欢的东西...
其实我最开始没打算出国的, 只不过因为性格倒是早就决定将来走科研向了. 大一上大类课和选修课, 我甚至觉得身边的老师都很好, 我在各个方面都学到很多, 很快乐. 但是大二专业分流之后每门课都在消耗我的热情, 偶然知道 NLP 之后很感兴趣于是自学, 搭梯子, 到墙外才发现国外的学术水平, 学术环境, 高校教育水平简直领先 N 档, 而自动化的众人却为了那点竞赛和分越来越卷, 我只想逃离.
而且在国内这辈子就出不去了, 路和上升空间也就那样. 但是出国的话就有更多选择, 代价就是交一笔钱, 我想要选择的自由, 于是选择出国

结果

彩票 4 所, 冲刺 5 所 (CMU, UCLA, Brown, UMich, UvA) + 主申 5 所 (UCSD, USC*2, Columbia, PSU) 比较多, 保底 4 所. 分布比较平均.

后来发现我的认知比较乐观, tmd 全是彩票全是冲刺.
图 9

重要性排序以及我的感觉

我个人并不能排出一个比较大小… 说几个因素吧.

大牛的强推和顶会 1 作这种, 再或者海外厉害 ap 的强推和顶会 paper, 在以前可能稳了, 但现在不一定… 不知为啥有的学校 GPA 控… 但是没有的话基本上能去的学校得毙掉一大半.

在西交你基本没有这 connection. 顶多能套个 ap 就不错了. 真正做科研的老师都没多少, 论文也不看的... 就算是三维拉满发论文带飞导师的天花板, 最终也只能去 UW 给 ap 读个 nlp phd, 四大还是没有戏的. 前几年有个标兵从电气跨选一堆 CS 课最终去 UWM 读 cv phd 了, 已经是我们学校的神了...

GPA 的绝对数值甚至比本科学校重要了(?) 比如 ETH, EPFL, UCSD. 哪怕牛推强推搞到手了 GPA 低排名低都有可能拒… 而且 GPA 这块除了清北感觉甚至华五的 GPA 也得和其他 985/211 一起比, 也挺坑的… 但是光有 GPA 可申的学校太有限了.

但本科学校还是很重要, 因为提供的平台和资源差太多了. 哪怕清北复交已经开始宣扬留校直博, CS 出国的那种环境, 资源, 教师和科研水平, 简直比傻逼西交不知高多少. 在西交, 四年转瞬即荒废.

不是 CS 科班又得毙掉一批学校. 基本上如果不是科班的话今年保底都不一定能拿到. 看到地里录 NYU Tandon, NEU, UCI, USC 等等 MSCS 的基本就是 CS, SE 这些专业, 哪怕我三围比人家高也没用…

所以想去学 CS 千万不要想不开去西交读自动化, 天天学自控和信号处理, 当初忽悠一堆人转专业进来以为能学人工智能, 结果都不知道看培养计划发现被骗了. 自动化的各位包括我, fly bitch 下 90% 的人代码能力都挺那啥的, CS 基础也不咋懂, 关键没时间自学, 因为还要上大量其他课和做实验... 相比之下 CS 虽然也拉 (背诵, 过时, 理论), 但 title 在那里, 而且同一门课上课+自学比我们上一门课自学另一门要舒服多了. 大部分学自动化的, 最终只能 EE 或者 ECE...

这三点的重要性, 我也不好比较, 感觉最好都有:sweat_smile:.

然后 TG 105+320+3.0 感觉就能申 MSCS 了, 不过有的口语得看看. 至于文书我觉得很少有人能写出花来, 如果你觉得自己也是个普通人那就普普通通地按照模板把各个经历用完善的逻辑串起来吧.

明年申请只会更卷, 一方面去美国的难度 (政策, 签证) 会加大,

另一方面国内的形势, 经济走下坡, 再加上上海疫情这个事肯定会让不少人防止自己被铁拳砸中而逃离 (其实到哪都得被铁拳砸中, 只不过国外看钱多少有一点选择的自由罢了, 不过这跟我这个穷鬼又有什么关系呢?),

最终会导致申请难度加剧.

申请中的各个点

下面介绍一些小点.

以及我踩过的各种大坑.

信息搜集

目前已经被一亩三分地垄断了. 我的建议, 先把新手上路弄了, 拿到 100 米. 剩下的每天签到/写经验贴. 很快就能 200 多米, 申请时发帖看帖啥够了. 搜索全靠 instant search. 也能用.

不要充钱 (在各个方面). 质量配不上收费价格. 国人可能真就是不会有人想着方便他人, 只会想怎么赚钱罢了, 不会真正想着开源方便他人. 再就是信息质量不算很高, 什么人都有, 大佬 ms 和 phd 大部分不会在这个社区过于活跃.

课程

因为 GPA 的绝对数值变得重要, 因此尽量让专业课的分数拿的高一点吧. 我在大三下学期之前都属于认真经营 GPA 的人. 大三下之后中心转到语言备考和暑研上, 成绩下滑, 总体维持在 92/100 (最终 GPA 10/197, 5%).

自动化的课程真烂. 我就没觉得自己学明白过几门课, 索性后买你全靠突击. 而且还卷, 92 综排年级 15%, 算了下 GPA 排名才重新找回一点信心.
不过渣交在 GPA 这一点还算友好, 我们这一届 GPA 给的是真 tm 高, 申请时真香. (听说后面几届开始压分了好像, 果然大趋势都是不让出国吗orz)

语言

有关语言, 我实在不配发表什么高见. 我的英语实在垃圾, 智商不够, 又缺乏自制力, 只能靠氪金了. 我觉得最有效率的氪金应该是找一个过来人一对一, 如果找不到的话, 再就是找一些"营", 看着别人的刷题方法然后自学自练, 有问题在某群问老师这种. 除此之外普通外语机构的一对一, 大班, 看辅导书都不靠谱.

建议先 GRE, GRE 有效期五年所以什么时候考都行. GRE 纯靠背单词和刷机经. 单词机经我用的张巍 GRE 的机经和单词. 主要成败在于 Verbal, Verbal 的成败又在与填空. (阅读很难看懂, 大不了蒙). 最终在裸考 Q 和 AW 的情况下 (考前一天背单词, 看作文), 以 155+167+3.0 在大三用四周结束 GRE.

托福难度反而比 GRE 大. 阅读在 GRE 训练后单词都不是问题了, 降维打击, 但是听力口语写作还是挺麻烦的. 需要点时间积累… 建议早考出来, 便能早早留出时间做后面的事情. 也能享受到出国交换的机会. 但托福有效期短, 还不能考太早, 算好时间 (大二秋冬考, 申请时就能用上). 献上我的愚见.

科研

早做科研可以确定自己适不适合, 同时校内科研经历也是暑研的敲门砖.

如果已经完整被别人带了几次, 差不多发了一两篇 paper, 知道大概生活节奏了, 应该就能确定. 如果始终没找到带飞的人, 全靠自己怎么也做不出, 那还不一定不适合 (比如我)...

最好科研和申请专业相关度较大, 比如我大二开展第一段科研, 大三冬天第二段, 大三暑假第三段, 都和 NLP 有关, 显然是可以试着申请 MSCS 的.

要学会硬凑, 嗯靠, 把自己的研究说成这个方向... 比如我第一段科研就是个伪代码编译器, 通过对话弹出 exception 交给用户修正, 就美其名曰对话系统了.

在大多数 CS 的申请学校中, 有分量的 paper 是很重要的 (没有 connection, 没有牛推, 只能发 paper 了), 厉害的学校可能有厉害的老师和实验室可以进, 但是一般的情况还是抱紧大佬的大腿 (博士生/硕士生 > 学长 > 同级 > 学弟), 请一定要跟能发论文的学生做, 第一次科研最好能被带飞一次, 熟悉流程, 后面逐渐独立起来, 再靠自己.

在 XJTU 没啥老师能带飞, 就是找有没有肯带发论文的博士生/硕士生. 很少有本科生... 这一届天花板大哥 (Bunsen) 发了一堆给导师带飞了, 还建了个 LUD Lab, 是个特例, 后悔没早去... 整个 XJTU 做 NLP 发顶会的也就天地网和网安了大概, 都是学生...
我很后悔第一次科研其实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跟数据结构的老师做对话系统, 另一个是跟一个博士生学长在一个研究组做对话系统. 我一下子就被数据结构的老师画的大饼给吸引住了, 当时还停留在教授绝对学术能力很强的错觉上, 结果最后发现做一个 template-based, 一堆 if 条件的 parser, 和 ML 没有一点关系, 整整耽误了一年...
我一直期待至少在碰到困难的时候导师/学长能给我重要推进, 帮我解决难关. 可惜我三次科研一次也没有完整体验... 我觉得这是能否坚持下去最重要的东西.
再就是能否让我以良好的心态科研, 没有的话完全没法做, 我会对科研彻底失去兴趣, 甚至有更严重的后果.
再就是导师/学长愿不愿意积极跟进我, 解决我的问题 (意味着要花他们的时间), 而不是只能我约他们而不是他们找我. 这个没有也能接受, 但是会很累很累, 很耗时.
最后我小小地希望能在一个平和的环境和心境下科研, 可以很累, 但是最好能沉下心做科研, 少一点浮躁的心理. 个人还是觉得能沉住气扎实地做科研, 长期以来会让科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但这个我就不奢求了😂.

中介

网上都说 DIY, 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 GGU, 然后身边的人也选了 GGU, 都是半 DIY. (为了尽量不打广告, 下面黑幕)

半 DIY 主要就是人家给你名校专业对口的 mentor (master or phd)+一个培训师带你, 给你提供必要指导信息与最后的文书修改. 所有事情 (选校, 网申,文书初稿) 都要自己完成. 主要有如下原因:
说白了就是靠信息不对等赚钱. 40000 rmb, 包含一些 n 年前的套磁邮件, CV, PS 等样稿, 包含培训师 (非 mentor) 回答各种基本问题, 如怎么套暑研, 怎么写邮件, 怎么 presentation, interview 怎么表现, 进度怎么 feedback, 怎么选校等, 包含 mentor 和培训师的心理疏导, 以及最后 mentor+native speaker对文书内容和语言上的修正. 这么一看亏大了, 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但是没办法啊!
首先说各种样稿和信息, 确实可以上网查, 上一亩三分地查. 但你敢担保信息的准确性吗? 不还是要找个熟悉的人 double check 下? 就算没问题, 干巴巴的教程在使用的过程中又有一堆问题, 总得需要找人问问. 我试过问地里, 信息质量无法保证, 肯定比不上问身边的人或学长学姐. 但是谁让我们学校出国的人少的可怜呢? 大家只想着保研卷 GPA 卷竞赛的, 我不懂的问题问谁呢? 没什么人可以问. 要是清北华五, 有的是人问, 有的是资源, 自然不需要机构, 但我们这种烂学校, 实在没有 connection, 只能花钱买...
这样信息质量还是不如清北华五. 比如说, 我的 mentor 是 pku->欧陆某 mscs 的, 那么 ta 给我指导的信息来源便是来自于 thu & pku, 显然, ta 只能拥有这部分资源的一个子集. 而培训师的信息来源更是 ta 的经验+ ggu 的数据, 是充满噪声的, 所以其实 ggu 也就是给普通学校 (连资源都没有的) 一点不那么优质的资源罢了, 然后再找清北华五宣传宣传广告, 拉拢一部分靠学校资源 DIY 的当 mentor, 就 ok 了.
XJTU 连飞跃手册都是过时的, 唉, 还得看别的学校的飞跃手册...
所以平台太关键了, 想出国就不要来 XJTU 这个平台. (当然另一位 C9 连国都不好润, 更难...)
  1. 花钱的服务是稳定的, 而且确实掌握不少信息. 当然也可以麻烦学长学姐或是一亩三分地, 但是他们也很忙, 效率不高. 或是信息需要甄别, 不完全适合自己.
  2. 身边高中和大学靠谱的同学选的 GGU, 也有选过的学长成功申到很好的学校.
  3. GGU 的 mentor 为名校的 CS master/PhD, 专业领域确实很厉害.
  4. 文书 mentor 润色+native speaker修改, 确实省很多心. (最终也和学长/姐验证了一下文书确实写的可以.)

最终的服务还算满意.

但是结果却很垃圾. 申请上的学校要么靠 GPA, 要么是因为推荐人和学校的 connection. 不是科班, 没 paper, 没实习, 没牛推, 神仙也救不了. 所以说平台很关键, 不要来 XJTU.

不过关于选择中介, 我只有一点要说… 自己是最靠谱的, 所有环节务必自己掌握, 切勿交给他人. 对中介也不要抱太大期望, 还是要靠自己的. 这样面对中介的时候心态就会好很多, 甚至会 beyond expectation😂. 主动权仍然在自己.

GGU 只是一般般, 但有的机构更是大坑, 事后看其他同学其他机构对同学申请的帮助一比较, 还不如找世毕盟 (都是同行衬托得好). 在我看来, 如果只有所谓培训老师, 没有名校专业相关培训导师的话. 如果选校只给你几所的话, 申 ECE 和 EE 或许还能应付, CS 基本别想了.

交换

我个人极力推荐交换, 绝对要关注学校的国际交流信息或者自己找学校官方的交流. 当然学校的专业档次项目内容 (什么专业内容) 很重要. 交换是很好的补课以及和教授 connection 联系科研, 要推荐信的好机会.

个人觉得大三后半学期比较合适, 一方面顺理成章的暑研, 一方面本校专业课的 workload 会变少了. (大概吧, 其实交换也得考虑本校的 workload, 不过我真心推荐交换)

比如本专业一大佬也对 NLP 感兴趣, 本来只是 GPA 高的水平, 但是去港大一波交换修了一堆 DS 和 ML 的课, 专业实力大涨. 暑研又直接抱到大腿导师做 NLP, 发了一个 paper, 现在仍然在组里, 科研生活步向正规, 彻底入门. 我在赞叹之余只能后悔为啥没早点考出来托福, 只能在这所烂校继续虚度光阴.
在这种烂校, 想要乌鸦变凤凰, 只能靠校外的资源了...

暑研

暑研是个很好的要到推荐信和发 paper 的机会.

我无法回答怎么做好暑研和科研, 还是找找别的大佬的文章吧.

我在大三下学期的 3 月份开始套磁套到一位老师, 然后从 4 月一直干到 11 月, 期间保持一两周 feedback 一次, 很幸运地遇到了很好的老师, 拿到了强推.

不过我是 remote 做的, 我觉得如果可以的话, 一定要亲自过去, 效果会很不一样.

暑研也不算成功. 导师大方向一定, 剩下的全靠自己. 我很茫然, 最初有一个 idea, 然后拼接了两个模型的代码得到一个 baseline, 但是后面再不知怎么做, 在专业知识和代码能力上都遇到了瓶颈. 由于这个方向也不是老师的主攻方向, 无博士/硕士指导, 老师的作用也有限, 由于 remote 对我的 expectation 并不大, feedback 完全需要靠我向老师单线联系. 最终我止步于此. 再就是帮人标注了点数据集. 这就是我暑研的全部工作了...
所以我坚定认为硕士一定要重新来过, 把基础先打牢再说, 因此选择去了瑞士上课而不是 PSU 继续跟着老师.

选校

申请策略: (对而言)

  1. 不考虑小于两年制的项目, 没有能力做充分准备. (或许你能)
  2. 不考虑申请 PhD (NLP), 没顶会 paper. (或许你能)
  3. 无 RA 的退路, 只能硬着头皮申科研向的 MSCS 和一定数量的长时间 CS 找工向硕士, 两边道路都要考虑, 录了哪就选什么路, 两边都录优先科研.
  4. 选的学校只有一个录的话录哪个都会去, 不要选自己不会去的学校.
  5. 确定能有很大把握保底的学校不要选太多, 因为就算全录你也只能选一个, 多亏啊, 多把重点放到主申/冲刺/彩票, 看你是什么偏好型, 也看你的保底机会有多大 (不一定指学校). 如果你已经有什么 RA 的 offer 或者保底校的 offer, 那就可以激进一点. 没有的话就稳妥一点. 主申/冲刺/彩票按梯度选, 都要有, 老生常谈了. 因为我的退路也不太稳妥, 于是我比较保守地选了 4+5+5+4 的组合. (彩票+冲刺+主申+保底)
  6. 多申, 多申, 多申! (指 CS), 在推荐信可承受范围内多申! (大概得申到 20 个左右)
  7. 主申美国 (科研和工作的机会更大), 考虑了加拿大和欧洲. (10 月末套了几个加拿大的研究型 MSCS 发现老师们本身就说不会回信, 我也真没收到回信, 当时感觉还是实力没有强到让老师愿意联系… 而且申的有点多了怕推荐信不够, 就放弃加拿大了.)
  8. 家里没那么多钱, 学费控制在 80 w RMB, 再就是尽量安全一些. (于是没有考虑 UChicago 和 JHU)

实操方式:

  1. 打开网站查询 cs master 择校指南, 对各个学校的 bar 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虽然大部分侧重找工, 但是 bar 的相对位置还是准的. 虽然相对位置准的, 但是绝对难度在上升, 需要与时俱进)
    1. (3 封私信) 经历19 Fall CS master申请是一种什么体验,能否分享一下感受,结果或经验? - 知乎 (zhihu.com)
    2. 19FALL美国CS Master申请找工向选校经验谈 - 知乎 (zhihu.com)
    3. CS Master择校指南 - 知乎 (zhihu.com)
    4. CS Master找工向选校经验谈(下) (qq.com)
    5. CS Masters Application (cs-masters-application.github.io)
  2. 针对研究向, 打开 CSRankings, 搜索感兴趣的方向下哪些学校有哪些老师, US 大概看了前 50, 又看了欧洲的选了一个阿姆斯特丹和两个瑞士学校 (ETH, EPFL).
  3. 针对录取情况和录取难度, 以及学校录不录取 MSCS (如 UCB, MIT, UW 都没有国际生 MSCS), 搜索引擎在后面加 site: 1point3acres.com, site: zhihu.com, site: zhuanlan.zhihu.com 等等查询各个学校 MSCS 的情况. 留学申请 Offer多多 也可以看一下, 搜索录取学校的三围中位数和录取人基本信息. 但是录取人基本信息一天只能查看 5 次… 我最后也没怎么用这个功能…
  4. 接下来直接搜索 (请用 Google): 学校名称 项目名称+admission, 如 UCSD MSCS+admission, 第一个就是, 点进去, 阅读要求. ctrl+F 在网页内搜索各种内容. 我一般会先 ctrl+F 查查 GT 的 bar (85) 和需不需要考 G (不需要). 之后我还会查一些信息记录下来 (比如 courses/curriculum, tuition/fees, deadline).
    1. 图 1
    2. 图 2
  5. 接下来列一个大表格记录选校信息, 对于选校阶段先不用记录太多信息, 我足足查了快 50 所. 最开始只是查了下 难度, GRE bar, TOEFL bar, 找工/科研, 贵不贵, 课程设置, deadline 再筛掉一批. 这个时候来不及查更细节的东西, 如找工/科研具体友好度, 环境, 具体 tuition… 没关系筛到 20-30 左右就可以申了, 剩下的信息在有了 offer 之后再说.
  6. 接下来这个也挺重要的, 在定位贴里面发帖, 给出自己的基本信息以及自己以为的 bar, 看看别人的建议. 再看看别人的定位贴情况如何. 同时也多问问学长学姐.
    1. 图 3
  7. 如果本校有 connection 或者是友好校的话, 可以申!
西交就算了, 没啥友好校和 connection, 靠你自己努力创造了...

成型之后的选校梯度 (个人以为) 和结果:

  • 彩票: MSCS@UT-Austin (科研), MSCS@Gatech (科研), MSCS@ETH (科研), MSCS@EPFL (科研)
  • 冲刺: MSCS@UCLA (科研), MSCS@Brown (科研), MSCSE@UMich (科研), INI-MSIN@CMU (找工), MSAI@U-of-Amsterdam (科研)
  • 主申: MSCS@UCSD (找工/科研), MSCS@Columbia (找工/科研), MSCS@USC (找工/科研), MSCS(37/SE)@USC (找工), MSCS@PSU (科研)
  • 保底: MSCS@UCI (找工/科研), MSCS@NYU-Tandon (找工, 被劝转 CE), MSCS@NEU (Boston 科研), MSCS@UTD (找工/科研)

但是这些学校申请起来难度对我都挺大的. 不是 CS 专业和缺专业课, 导致我以为的保底校只剩下 UTD. 再加上没有 paper, 没有实习, 学校太捞, 导致美国彩票, 美国冲刺, 美国主申几乎全军覆没, 仅剩下看 GPA 的 UCSD, 暑研导师推荐信加成的 PSU, 不是 CS 但看 GPA 高就只给找工项目的 USC, 终极保底校 UTD. 欧洲这边阿姆斯特丹口语小分没过 25 连申请流程都无法进行 (但是申请不交钱, 于是我还是试了下, 并且尝试邮件 argue, 无果, 遂放弃.). 就剩下两个 GPA 控 ETH 和 EPFL 录了.

我对申请季形式估计也过于乐观. 我以为我的上界是 MSCS@UIUC (因此没申), 没想到我的水平连 Brown, UCLA 都够不到.
今年申请还是很失败的, 主要就是背景太捞, 本科学校太差, 靠申请策略啥的也挽救不了什么 (指美国). 还好申请了瑞士的学校. 所以千万不要来 XJTU, 连个 connection 都找不到.

文书

简单在地里查一查模板, 看看上面发的那个贴怎么说的文书. 我感觉普通人很难写出花来, CS 的录取一般来说也都是更看重实力而不是文书包装的, 所以在我看来文书的权重没有那么大. 写一个不会拖后腿的文书老老实实把自己的经历阐述出来就行.

关于 CV, 我只能写一页, 靠列举课程, 列举三段科研经历硬凑. 可以在 Overleaf 找 LaTeX 的模板, 也可以自己写, 但我当时比较菜, 就用的 word 模板.

图 4
如果有人真想要的话可以私信啊, 不过我是真的菜啊, 我都不得不把成绩列上去占字数呜呜呜呜呜

至于 PS 的话, 我的格式就是第一段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二段学习情况简单介绍, 三四五大头写每段科研经历有了什么技术, 怎么解决困难, 最终学到什么, 最后一段写为什么喜欢这个项目 (教授的某某方向感兴趣, 学校的 MSCS 科研友好向氛围很喜欢). 感觉在扩展 CV 的基础上把几个经历用逻辑顺序串在一起显得 make sense 并且逐渐进步, 然后解释了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个专业和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学校而不是别的. 不要过于模板化 (只要别变得把 PS 换个学校名哪里都能申请就行).

一般文书不需要页眉, 除非学校要求. (UMich)

说真的觉得 PS 如果没啥出彩的点也没事, 也不太需要精雕细琢 (除非背景必须需要文书进行解释). PhD 应该还需要看看 match 不 match, 但是大部分 MSCS 看一看推荐信, paper, 学校, GPA, 语言, 就差不多对你有个数了. (怕误人子弟, 这一部分也隐藏掉)

推荐信

最上面的链接已经把推荐信的一些问题总结地差不多了. 我想补充几点.

  1. 课程推能写的内容很有限, 除非你做了很多东西并且教授是能看到的, 有互动, 否则最好是学术推荐信.
  2. 最好多找一个推荐人 (4-5 人推荐), 因为申请数量太多, 但是有的老师可能不会写太多推荐信, 一般国内都是自己写, 想多少封就多少封, 但是国外可能存在数量限制, 因此最好留一两个人的余量能够 cover 全部项目的推荐信.
  3. 自己代写并提交推荐信时, 强烈建议换一台电脑, 换一个 ip 地址 (最好是老师办公室), 注意文件路径 (最好开一个 guest 账户起自己老师的名字, 在那个目录下放推荐信). 此外提交推荐信后不要立即提交网申!
  4. 请确定是否能给强推.
相当感谢暑研老师 RZ 的强推, 明明没做出能发出 paper 的东西, 还是给了强推, 18 封推荐信全都给我提交, 还希望我多申点 CMU, UCB, Stanford 之类的学校 (怂, 没敢申), 而且是给推荐信最快的老师了. 当然本校另一位老师 XML 也很感激, 拼命让我的 RL 给自己写得更 top 一点, 并且主动帮我提交推荐信, 指标拉满, 速度也很快. 但是 ZMC 就一言难尽... 拖延到 final ddl 前一周才给我转邮件, 害得我连 priority deadline 都错过了, 可能也因此错失 NEU 这种 rolling 制的. 然后还要求我评分不能全拉满, 所以尽量别跟他做科研 project (Zhongmin Cai) QAQ. 我还找了程设和数字信号处理的老师要课程推荐信 (Yingliang Zhao & Yuanlin Zhang), 这两位老师冷漠至极, 连推荐信都不会给, 甚至流露出学生出什么国的倾向... 避开这两人.

网申

确定学校后开始网申的过程中, 便需要再次搜索各个学校的 admission 和 FAQ, 查看如下信息并整理到表格: 是否需要换算 4.0 scale GPA (一般不用), deadline, 托福/GRE送分 code, 推荐人布局, 网申链接, 小秘邮箱 (在 admission 里面 ctrl+f 搜索 ‘@’ 符号). 接下来进网申页面内, 用 excel 记录所有 required documents (这部分请在网申系统内部完成, 不需要在项目 admission 页面内搜索, 因为不一定准确).

务必耐心, 文书成绩什么确定好之后, 一天填个两三个就行. 交之前再检查一下. 注意部分学校的文书需要特定格式 (UMich).

选择

接下来耐心等着 offer. 大概 3 月初到 4 月中旬是 offer 集中下发的时间.

那些天我观察了下, 大佬是完全不焦虑的, 因为他们在一直找活干, 没时间焦虑. 只有像我这样闲的没事的菜鸡才会天天焦虑 offer 怎么还不来...

如果出了 offer 并且需要比较之后, 再到网上/学长学姐/同学具体查所有你想知道的点和建议. 这里还推荐可以在比较帖里面问一问.

申请看起来也没那么难?

关于意外的处理:

申请看起来很简单. 理想情况下, 大一认真学习 GPA 拿的高, 学会一些基本技能, 寒假把 GRE 考出来, 暑假练托福大二秋天考出来. 大二进实验室做科研, 一年下来攒出第一段科研经历和 paper, 继续维持专业课 GPA. 大三要么交换, 要么继续进实验室做科研, 然后下半年 3 月份开始套暑研开始做, 6 月份开始的暑假继续做暑研, 8 月末开始查学校, 9, 10 月份写文书改文书, 要强推, 10 月末和 11 月开始填网申, 12 月之后继续做科研和等结果.

然而实际上会出现各种问题.

  • 比如家里没钱, 能申的学校太少了怎么办?
  • 比如 GPA 炸了怎么办? 发现专业课和想学的专业差的有点多怎么办?
  • 比如 GRE 和 TOEFL 很多人做不到在 ddl 之前考出来, 往往拖到大四申请 10 月份, 11 月份才开始考, 如果还考不出来又怎么办?
  • 比如科研做半天也没做出东西怎么办?
  • 比如套磁一个也没套到怎么办?
  • 比如因为语言成绩不够没有交换怎么办?
  • 比如如果暑研的时候本来已经 remote 低效率了, 结果又把胳膊摔了, 只能一只手敲代码; 而且接下来还有个托福考试, 单手没办法写作, 想延期发现需要很晚才能考, 怎么平衡? 忍受着生理上的疼痛, 怎么调节?

列出以上这些的意思是说: 准备留学的过程不可能是完美的. 但我相信正是这些"不完美"的挫折才促成了坚定的出国信念, 也让每一个人与众不同. 遇到挫折, 不仅需要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更需要主动调节自己的心态.

只要相信自己 (believe & believe in), 你一定能行.

P.S.

抱怨 XJTU 太差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我能做的只有 1. 尽可能写一点总结帮帮后来人并且劝说将要来 XJTU 的人三思而后行. 和 2. 逃离这个地方, 永远不要再回来.

My CS Master Application (in Chinese)
http://example.com/2022/05/10/2022-05-10-my-master-application/
Author
Wind_like
Posted on
May 10, 2022
Licensed under